智能服裝是紡織服裝、材料科學、傳感技術、信息處理、通訊技術、人工智能等多門學科交叉融合的有機整體。在軍事領域中,為迎合信息化、數字化戰爭模式,強化軍隊整體戰斗能力,智能服裝逐漸進入大眾視野,成為提升單兵作戰力的重要武器。
偽裝技術
目前,智能變色材料在軍事偽裝服的應用研究已取得一些進展,其中以聚乙炔、聚苯胺、聚噻吩、聚吡咯及其衍生物制備的導電高分子(CPs)電致變色材料為主,這些材料具有響應速度快、顏色變化豐富、對比度極高、循環使用率高、穩定性好、易加工和設計等優點。
法國研制的“多光譜活性皮膚”變色仿生偽裝材料,同時具有電致發光、電致反射和電致輻射等功能,使目標像“變色龍”一樣通過動態變色融入背景中,即使材料被子彈擊穿,也不影響變色效果,可廣泛應用于服裝或軍事裝備偽裝。
單兵生命體征監測
智能生命體征監測服在救治傷員和士兵戰斗力評估中起到關鍵作用。它將一種或多種生物醫學傳感器或物理傳感器整合在服裝中,連續采集人體某些部位的溫度、壓力、流量、頻率等物理參數,通過放大、濾波、算法處理等方式轉換成可供參考的生命體征指標。數據會以有線或無線的通訊方式傳送至后臺做進一步診斷和分析,并及時反饋給醫護人員和穿著者。
美國海軍資助項目 Georgia Tech Wearable Motherbord(GTWM)開發了一款智能醫護襯衫,能實時監測穿著者生命體征信號。英國FIST計劃、法國未來戰士項目、澳大利亞Land125計劃均有涉及單兵生命體征監測系統的研發。
衛生護理
士兵受傷感染或訓練時排出大量汗液后,易滋生細菌等有害微生物,影響軍隊戰斗力。斯旺西大學開發了一種智能繃帶,將微型傳感器置于醫用繃帶的敷料上,可監測傷口感染、凝血情況,并將信息發送至手機,以便患者和醫生隨時了解傷口愈合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氧氣濃度是影響慢性傷口治療和愈合的重要因素,MOSTAFALU P設計出一種載入柔性傳感器的智能繃帶,能實時監測氧氣濃度,防止因氧氣濃度過低而導致傷口缺氧,阻礙傷口愈合。
智能可穿戴外骨骼
智能可穿戴外骨骼是一種人機結合的可穿戴裝備,可提升穿著者的機械力量、速度、負重及耐力等人體機能。其作用體現在 2 個方面:一是提供保護和身體支撐,如協助傷病人員康復訓練;二是協助完成任務。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制了以液壓驅動裝置提供動力的可穿戴末端外骨骼BLEEX,以及在此基礎上改良的接近實戰應用的HULC外骨骼,綁縛在士兵腿上可模擬人體下肢運動,增強士兵的負重(最大負重100 kg)行走能力,目前有少部分投入于美軍作戰中。
Copyright(2015-2016) 江蘇奧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86-518-85472491 地址:中國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浦工業園大浦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