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年中國碳纖維行業市場研究報告》發布,報告顯示未來我國碳纖維行業發展趨勢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碳纖維研制和產業化建設將進一步加快
經過四十多年的研發和約十年的產業化建設,中國建立起了自己的碳纖維技術體系和較完整的碳纖維產業,初步形成了產業化的碳纖維研發與生產平臺,建立了針對國產高性能碳纖維的應用評價、復合材料制備與應用體系。中國碳纖維制造已開始逐步打破了日、美長期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局面。未來幾年,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及國內碳纖維規?;l展推動下,中國碳纖維的產業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進一步打破國外產品和技術壟斷。
2、碳纖維產業將加速進口替代
總體來看,國內T300級和T700級碳纖維產品質量已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在航天航空、國防軍工、體育休閑等領域部分替代進口。但是國內碳纖維行業對外依存度依然非常高,進口產品占整個市場銷量的80%以上,高端產品市場甚至達到95%。國內政策已經明確提出到2020 年,我國碳纖維技術創新、產業化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達到國際水平,國家政策鼓勵進口替代的意圖非常明確,隨著國內碳纖維產業鏈的不斷成熟,國內碳纖維必將速度進口替代進程。
3、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工業消費占比逐步上升
碳纖維除了用于航天航空和風電、汽車、體育用品及國防領域等主要領域外,在軌道交通、電力輸送、海洋工程、建筑補強、石油開采、壓力容器等領域的需求潛力同樣可觀。從全球碳纖維應用來看,工業領域的應用仍占主流,我國受限于產品技術水平難以滿足規模生產高端碳纖維,體育休閑領域占據了大部分市場。目前國內體育休閑市場已經逐漸飽和,未來幾年,隨著碳纖維生產技術的進步及工業應用領域的拓展,工業領域的占比將逐步擴大,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60%。
4、低端產品競爭加劇,行業開始走向整合
國產碳纖維整體性能、質量與國際先進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產品又都集中于低端產品,纖維應用技術服務能力差,產品市場接受程度不高。大多數碳纖維企業并沒有完全掌握工藝技術和設備性能,造成產品質量穩定性差,且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初步統計的國內16家具備原絲和碳纖維產業鏈的企業中,有13家采用了DMSO紡絲工藝路線。所有的碳纖維企業都以生產高強型T300級和T700級以及高強中模型T800級碳纖維為主,產品又都集中在3K、6K、12K、24K,而24K以上的大絲束品種基本沒有生產。
連云港纖維新材料研究院李廣斌
Copyright(2015-2016) 江蘇奧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電話:+86-518-85472491 地址:中國連云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浦工業園大浦路20#